終于等到去西安、延安紅色之旅的日子了,或者是興奮,或者是期待,晚上7點多的火車,這次大家早早的就到了火車站候車口,7點20分火車徐徐開出鎮江站,我在心里納喊:“西安、延安我來啦!”
第二天早上8點45分,到達紅色之旅的第一站---西安,出了站口遠遠就看見打著紫色小旗舉著歡迎鎮江游客標牌的導游,簡單寒暄幾句就開始忙著發放準備好的早餐,根據行程需要,今天要趕赴延安中途夾帶壺口行程最后再參觀西安,簡單便餐后按照預先的分組,分乘兩輛車,上旅游車導游小姐用她的專業知識向我們介紹了西安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城市建設等各方面的知識,還向我們講了一則由方言引發的笑話,在笑聲當中,不知不覺到了我們今天的第一站:黃帝陵,黃帝陵景色迷人,山麓有建于漢代的軒轅廟,廟東側碑廊珍藏歷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新增香港、澳門“回歸紀念碑”。陵、廟所在地橋山現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群。廟內有相傳黃帝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是我國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樹。游完黃帝陵,緊接著下一站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壺口瀑布,壺口瀑布是黃河中游流經晉陜大峽谷時形成的一個天然瀑布,滾滾黃河水至此,500余米寬的洪流驟然被兩岸所束縛,上寬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騰傾涌,聲勢如同在巨大無比的壺中傾出,故名“壺口瀑布”。亞洲飛人柯受良和吉縣飛人朱朝暉就是在此飛越黃河,音樂家冼星海,就是在黃河壯麗情景的激勵下,譜寫出鼓舞人民斗志的《黃河大合唱》。站在壺口瀑布岸邊上,你能感受到黃河在峽谷中穿行,洶涌的波濤如千軍萬馬,奔騰怒吼,聲震河谷,當瀑布飛瀉,反復沖擊巖石和水面時,產生巨大的聲響,并在山谷中回蕩,如萬鼓齊鳴,旱天驚雷。參觀完壺口瀑布已到傍晚時分,車子在盤山公路上盤旋,夜幕降臨下我們路過了南泥灣,可惜天色已晚看不清歌唱中南泥灣的景色,在兩個多小時的顛簸中終于到達了延安。
第三天早上開始此行重要紅色之旅教育,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楊家嶺、窯洞、棗園、黨的七大會議舊址等景點,看著一孔孔窯洞,一件件簡陋的陳設,一幅幅充滿歷史記憶的圖片……讓我無不感動!就是在這樣狹小、陰暗、簡陋的窯洞里,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等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雄才大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氣魄,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還是在這窯洞里昏暗的小油燈下,主席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著作,為了戰勝日寇和國民黨的經濟封鎖,使我們感覺到了我們黨曾經歷過的那些崢嶸歲月的艱難險阻,讓我感受到今天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告別延安,我們來到了延安大橋,遠望寶塔山,讓我想起了爸爸,文化不太多的爸爸講起延安講起毛主席總是滔滔不絕,他很敬仰毛主席敬仰周總理,而今我走進窯洞站在窯洞里面,心里有種說不出來的感受
第四天參觀兵馬俑,清晨起來天空中就下起了毛毛雨,初中課本上關于秦代歷史的事件今天可以實時呈現,步入兵馬俑博物館,首先是八匹銅馬,其工藝之復雜,作品之精巧,技藝之卓越無不令人驚服。更令人叫絕的是銅馬、銅車的所有零部件都是鑄造成型,就是在經濟發達,設備齊全的今天也并非易事。而且銅車上面銅絲的均勻程度讓現代人更是難以想象在2200多年前是如何冶鑄而成。輾轉于一號坑,渾厚的兵馬俑陣勢,健美、冼練的兵馬俑形態映入眼簾,兵馬俑身上各個都有鮮艷和諧的彩繪,各個神韻不同,各個形態不同,縱觀這千百個兵馬俑,讓人心神開闊,心曠神怡,無不驚嘆和折服于工匠的高超技藝。如將軍俑的形象,身材魁梧,昂首挺胸,巋然佇立,有著非凡的神態與攝人的魅力。正是這千百個充滿生氣,形態各異的陶俑構成的靜態軍事陣地,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靜及則生動,愈靜則愈動”。正是這恢弘的靜態陣列,宏偉的靜態構圖,深淺莫測的靜態各異,讓無數參觀者折服。
其實兵馬俑的魅力所在,不僅僅是眼觀而感受到的超凡藝術效果與藝術技藝,更是我們內心所感受到的那種秦帝國空前絕后,無與倫比的氣勢。這將近用70萬人,歷時36年建筑出的“世界第八大奇跡”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對秦的心靈感觸與對兩千年前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敬慰。透過氣勢磅礴的成列兵馬俑,心靈感受到的是秦帝國與敵人的慘烈廝殺,聽到的是戰馬嗥叫,兵器相碰之音,仿佛看到了秦始皇率千軍萬馬,吞并六國,威震四海的雄武神威,這些給人以心靈的洗禮,讓閉塞的心庫頓時豁然開朗。
到了西安 讓我感受到其以古都之城聞名的原因,除了還保留完好延伸整個城的明城墻,更重要的它呈現各個朝代歷史的古跡,第四天下午參觀楊貴妃與唐明皇訂情地---華清池,,華清池我國著名的溫泉勝地,這里作為古代帝王的離宮和游覽地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也是發生西安事變的所在地,看著墻壁上留下來的彈孔,半世紀前這里發生過激烈的事件情景浮現眼前,有股毛骨悚然的感覺,今天不來這里還真不知道西安事變發生地竟然在華清池。參觀結束后公司董事長特意在西安最具象征的飯店-----鐘樓飯店,款待員工一解多日來旅途的辛苦,這頓飯大家都吃得很開心和滿足,如同一次難忘的聚餐。
第五天也是紅色之旅的最后一天參觀明城墻,早上大家在預定好的時間內完成了退房手續,因為晚上就要乘車返回鎮江了, 所以看見大家大包小包的往車上陸續搬東西,紅棗小米算是陜西這里的特產吧。明城墻保存尚好綿延整座城,站在城墻下感覺古時候人的偉大,在當時技術不發達的事情,能造出如此磅礴的建筑, 對比技術發達的今天,出現那么多的豆腐渣工程,不知道你們是否感覺慚愧。最后一次城墻留影,這也是我們紅色之旅的最后一站。
這次紅色之旅歸來,忽然有一種強烈的學習欲望,要好好學習中國的歷史,另外感覺更要珍惜當今來之不易的生活,身為和平年底的公民,要懂得感恩懂得付出,好好學習,踏實工作,為社會繁榮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遠望黃帝陵
不老之松
毛澤東題詞
皇帝衣冠冢
畫中有畫